高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笔谈(21)

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刘伟
■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刘伟
高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进一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广大师生员工的重大举措,也是破解高校发展难题、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必须坚持把学习贯彻始终、把解放思想贯彻始终、把解决问题贯彻始终,坚持把是否提升了理念、是否解决了问题、是否促进了发展作为衡量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标准,进一步强化特色,强化创新,坚持育人为本,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第一,强化特色,巩固学校发展的基础。办学特色是高校历史、文化和传统的集中凝聚,也是高校层次、类型和功能的具体体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求高校立足自身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立足自身的层次、类型和功能,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这也是围绕一个“实”字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根本要求。因此,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确立“以特色创优势,以创新求发展”的办学思路,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坚持实施特色发展战略,以特色创优势,形成学校的专业特色、学科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巩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第二,强化创新,激发学校发展的活力。高校的发展离不开继承与借鉴,但更需要创新,创新是现代大学发展的重要动力。切实解决问题、真正促进发展,就必须大胆创新。必须把视野聚焦于现有的思想观念、政策、制度、办法等,对它们进行系统清理,该废除的坚决废除、该变革的坚决变革、该完善的坚决完善、该制定的坚决制定,不断探索教育教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为学校发展注入活力。当前,要着重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的课题,引导和强化学科间交叉与综合,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构筑学科平台;要积极倡导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大力推进全面素质教育,营造创新的文化氛围;要大胆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式方法,为培养创新人才创造良好条件;要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为学校创新发展奠定体制和机制保障。
第三,坚持育人为本,提高教育质量。高校是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职能以及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子系统,其根本职能是人才培养。育人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大学的全部活动和职能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才培养这个根本职能。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高校教育事业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因此,必须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确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切实形成和构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三育人”工作局面和工作机制,建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体系;采取有效措施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充分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担负着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使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高校破解难题、促进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强化特色,强化创新,提高教育质量,真正担负起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