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招生 | 考研招生 | 艺术招生 | 就业信息 | 教师招聘 | 招生信息 | 培训招生 | 民办招生
校庆 | 成人教育 | 远程教育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独立学院 | 中外合作 | 自学考试 | 热点关注 
校园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教育论文 | 资格考试 | 出国留学 | 高校风采  | 高校名师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南 山西 辽宁 吉林 福建 上海 浙江 江西 广东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海南 江苏 安徽 山东 内蒙 湖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资讯网 -> 新闻资讯 -> 高等教育 -> 文章内容
"糊弄"研究过程 部分高中研究性学习"不研究"
作者:佚名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09-3-30 13:57:37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学习、提高实践能力的“研究性学习”,本是本市高中新课程的亮点之一。然而当首轮新课程教学还剩一年的时候,亮点却有些形同“鸡肋”。

  据了解,几乎所有区县都存在研究性学习“不研究”的现象——

  研究课时被挪用

  高中新课程研究性学习三年共270个学时,每个学生至少需完成三个课题或项目的研究性学习。虽然市教委并未强制规定学时分配,但多数区县和学校均在高三第一学期之前安排完270个学时。

  据介绍,几乎每个区县都存在这种研究课时被挪用的现象,而且不在少数。

  “ 研究性学习并不适合作为课程。”一位区县教委主管中学教学的负责人直言不讳地说,研究性学习主要是培养学习方法,应作为学习方式加以提倡,而不应成为课程。研究性学习大都个性化,学生共性少,像现在平均一周两到三个课时,先不说研究怎么教,就是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很多老师也很迷惑。

  学生“糊弄”研究过程

  研究性学习期望学生从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题目,亲身实践,在研究过程中获取直接经验,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学生们的题目具备一定“研究色彩”,中学生阅读现状、媒体语言错误、出国留学热、北京空气质量、上网速度与费用等都进入学生的研究视野。但作为课程关键内容的“研究过程”,学校不重视导致了学生糊弄差事。

  “我上学期的研究性学习报告就是网上下的,好多同学都这么干。”某示范高中一位高二学生坦言。

  研究性学习是高考参考

  有教育专家认为,研究性学习开展不利,是长期以来的教育文化和教育价值观造成的——我国的教育多年以来以高分通过考试为最高追求,这种文化重记忆和背诵,而轻视动手实践;研究性学习的初衷是好的,但关键是要营造出适合研究性学习的环境。

  2010年新课程首次高考中,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将作为录取参考提供给高校。而研究性学习的题目、研究过程、研究报告都将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部分,成为高校录取的参考。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 江苏大学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潮州学院
栏目导航
· 基础教育 · 高等教育
· 教育新闻 · 热点关注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自学考试 · 综合新闻
· 招生考试
热门文章
· 河南高考报名政策出台 符合..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世界第一17岁上海女孩新托..
· 2007年全国各院校艺术类专..
· 各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部..
· 记录年轻人真实的心路历程..
· 2007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
相关文章
· 湖北今年高考大纲"维稳" "..
· 清华北大两学院改革,"直接..
· 2011届高考10日起报名 "三..
· 广东明年高考本月20日起报..
· 教育部:"自主招生"体现多元..
· 《中国教育黄皮书》首发"新..
· 教育部证实外来工子女有望..
· 自主招生"三论":突击准备论..
· 西部考生成"香饽饽" 东部院..
· 社论:计划录取制度下的"抢..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6064914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中国高校资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Gxedu.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通用网址:中国高校资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