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招生 | 考研招生 | 艺术招生 | 就业信息 | 教师招聘 | 招生信息 | 培训招生 | 民办招生
校庆 | 成人教育 | 远程教育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独立学院 | 中外合作 | 自学考试 | 热点关注 
校园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教育论文 | 资格考试 | 出国留学 | 高校风采  | 高校名师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南 山西 辽宁 吉林 福建 上海 浙江 江西 广东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海南 江苏 安徽 山东 内蒙 湖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信息网 -> 新闻资讯 -> 高等教育 -> 文章内容
高校文科生热考公务员为三点 文科教育现危机
作者:佚名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08-2-19 9:58:26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文科生为何热衷报考公务员 折射文科教育危机?

  新华网长沙电(记者 李丹)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热衷于报考公务员的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据了解,在公务员考试大军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文科类考生。文科类考生为何热衷于报考公务员?我国的高校文科教育出现了什么问题,以致文科考生争挤公务员这座"独木桥"?

    --文科考生热考公务员 

    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始于1994年。随着《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在该年度的颁布,我国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正式建立。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社会就业压力的日渐增大,公务员考试报考人数激增。200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参考人数约6.2万人,共涉及103个部门,实际录用约4800人,报名人数与计划录取人数的比例为22:1。2005年,报考国家公务员的人数为31万,2006年为36.5万,2007年为53万,2008年达到64万。

    据记者调查,在公务员考试大军中,文科考生占多数。记者从中南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处了解到,真正热衷于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大多是文科类学生。公务员考试专业门槛较低,又能契合毕业生的期望值,加上考试本身也逐步规范化,很符合善于应考的文科生口味。

    "2008年全国共有应届高校毕业生550多万人,是近年来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而社会新增岗位只有1000万,其中1/3的岗位不适合应届毕业大学生,1/3的岗位与大学生期望值有距离,剩下1/3的岗位中很大部分需要专业训练。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大学生越来越热衷报考公务员。"中南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蒋直平副主任说。

    --文科考生为何热衷报考公务员

    公务员考试热度日益增加,与公务员本身工作稳定、社会福利较好、社会地位体面关系很大。但文科考生之所以热衷报考公务员,与两个问题相关,一是专业优势,一是社会就业压力。

    从专业来看,文科考生考公务员有相当的专业优势。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考的其实就是考生的写作能力和时政分析能力;行政职业能力考试也与文科考生的思维密切相关。

    但文科考生热衷报考公务员更多的就业压力。除了部分学生真正有"仕途理想"之外,大多数文科生迫于就业压力,甚至是别无选择地将所有的砝码压在公务员这座"独木桥"上。为了增加命中率,许多毕业生更是多架几座独木桥,便形成了跨地域的"考碗族"。     

    蒋直平告诉记者,我国高校中庞大的文科教育并非职业训练,没有教会学生"讨饭碗"的技能,与社会需求有所背离,导致文科求职难于理科。目前,中国社会人才需求量较大的是专业型与技术型人才,对文科类人才的需求仅占招聘需求总数的24.8%。

    从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来看,招聘会的上企业招聘仍以理工科毕业生为主,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大。目前用人单位提前到高校主要抢工科毕业生,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机械设计与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石油、材料、冶金等理工类专业,连续几年社会需求大,就业率都高居榜首。

    --文科生热考公务员折射出文科教育危机 

    从现象来看,就业难导致很多文科生将"宝"押在公务员考试上。然而,进一步深究就会发现,文科生就业难的深层原因,除了国家扩招导致就业竞争压力增大外,与文科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也密切相关。

    文科生就业难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因为文科专业的可替代性强,重理论知识传授,轻职业技能培养,重理论讲解,轻实践训练,似乎是所有文科专业的通病。从表面上看,文科的很多专业就业面较广,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政工团等职位都沾边,招人的单位并不少,只是每个单位一次需要的人员很少,常常就招一两名。与文科相比,理工科相对专业性要强很多,并且需求量大,加之很多高校与企业有良好的合作关系,采用"订单式"输送,毕业生就业比较有保证,还有一些理工科学生也向文科方向就业,像考公务员、从事管理、文秘等工作,造成了文科学生更加严重的就业形势。

    二是文科扩招幅度更大。一边是文科专业就业难,一边却是各大高校纷纷增设文科专业,扩招文科类学生,其背后隐藏的仍然是高校的利益。

    1998年以来,文科类专业的扩招幅度明显高于理工科。据教育部的统计,普通高校2004年入学(今年毕业)的本科生为209.9万人,较扩招前的1998年增加了2.2倍。其中,经济管理类增加了4倍,包括新闻、外语等在内的文学类增加了4倍,法学类增加了2.6倍,与此同时,工学类仅增加了1.4倍,医学类增加了1.5倍。扩招以来,本科学生中文科类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由1998年的34.5%上升到2006年的49.4%。

    研究生的情况与此类似。2006年入学的博士生、硕士生合计为39.8万人,较1998年增加了4.5倍。其中,经济管理类增加了6.1倍,文学类增加了6.2倍,法学类增加了4.6倍,而工学类是增加了4倍。     

    据统计,2006年,全国新闻传播类专业在校生达13万余人。而据新闻出版总署下的中国记者网统计,2005年,包括报纸、广电、期刊在内的所有媒体的注册在职记者,也不过17万余人。 

    法学专业也面临着毕业生过剩的状况。据统计,2001年全国设有法学本科专业的高等学校是292所;到了2005年底,发展到559所;到2007年全国已有603所法学院系,每年毕业数十万法学毕业生。

    法学院系越办越多,法科毕业生就业却越来越难。有学者认为,中国法学教育急剧扩张,导致法学的"粗放式"发展,量的增长快,但质的提高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法学专业办学成本低,有的高校原来的政治专业、哲学专业,摇身一变成了法学院。由于办学标准不统一,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导致毕业生难找工作,社会评价自然会降低。有消息说,2007年的法学本专科学生的就业率在全部文科中排在倒数第一。

    究其原因,是相对于理工科来说,文科办学成本低,环境要求不很严格,师资要求不高,能给高校带来很大的利润。在利润的吸引下,新闻、法律等文科专业在各大高校满天飞。 

    此外,高校虚高的"就业率"不能给学生提供理性的专业选择指导,也造成了全国高校就业混乱。

    蒋直平告诉记者,目前各高校的就业率统计表并不能反应各高校的实际就业情况。就业率统计表分"派出""升学""出国""自主创业""国家项目""聘用""自由职业"七栏,除前五栏是不可以掺杂水分的外,"聘用"和"自由职业"都是"高校凭自己的良心在做",很容易掺杂水分。

 

    "高校就业率很高,社会就业率却不高,就业率的虚高导致了报考专业的误导,使有些专业供大于求,有些专业供小于求。"蒋直平说。现实专业需求状况和高校培养状况脱节,大量趋同专业招生,造成了社会需求失衡的同时,也影响了高校自身的改革发展。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 江苏大学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潮州学院
栏目导航
· 基础教育 · 高等教育
· 教育新闻 · 热点关注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自学考试 · 综合新闻
· 招生考试
热门文章
· 河南高考报名政策出台 符合..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世界第一17岁上海女孩新托..
· 2007年全国各院校艺术类专..
· 各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部..
· 记录年轻人真实的心路历程..
· 2007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
相关文章
· 高校本科专业新目录2012年..
· 广西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统..
· 江西2011高校招生简章出台..
· 高校自主招生优录加码 武汉..
· 9高校特殊招生政策全披露
· 81所二本(一)高校补征千余..
· 3所高校可单独组织艺术校考..
· 自主招生联考高校结盟抢夺..
· 高校自主选拔考试适合拔尖..
· 高校抱团结盟夺生源 联考利..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6064914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 高校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Gxedu.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通用网址: 高校信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