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江苏省金坛市薛埠镇连山村委11组窑墩头24号。家里有4口人:奶奶今年81岁,常年看病吃药;爸爸农闲时打零工,收入微薄;妈妈体弱多病,只能做做家务。我还有一个妹妹,从小寄养在亲戚家,由两家人共同抚养。我们全家全年的收入就指着两亩农田和爸爸打零工挣的钱,家里经常是入不敷出、负债累累。
去年6月我参加高考,8月收到南京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全家人激动不已:我们家出了第一个大学生!可是,困难也随之而来:附在录取通知书内还有一张费用单,所有费用加起来有7000元。7000元,对于我们家而言,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虽然考上了大学,但我却面临着无法跨入大学校门的现实。当时,父亲咬紧牙说了一句让我终身难忘的话:“就是出去讨饭,也得让你上学。”
我仔细读着通知书上的每一项内容,竟意外发现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如果申请到了助学贷款,我们就不用四处奔波凑钱,也不用苦苦哀求着说好话,更不用担负高额的利息,我的父母也不用再担负着心理和物质上双重的压力,我更不用担心会中途辍学……
助学贷款,重新点燃了我的大学梦。我们很快去镇上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咨询详细政策,并按照办理程序一步步进行:找有资产的且愿意帮忙的担保人,手续层层上报……我们前后一共去了6次,最终我顺利进入南京师范大学学习。
今年暑假,妹妹也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同时收到了学校寄送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和介绍国家、学校资助政策措施的小册子。
暑假快结束时,我们再次走进镇上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今年办理助学贷款有新的政策,江苏省籍在校大学生可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新政策的经办金融机构是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期限更宽裕,还款方式更自由,资助范围更广。我们听后特别高兴,立刻按照程序为妹妹办理了6000元的助学贷款,妹妹也不再为交不上学费的事担心了。
开学后,我也领到一张《江苏省在校大学生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证明》。因为担心信用社“十一”放假,我特地提前一天回家办理贷款,没想到信用社的工作人员说,“十一”期间只要是来办理助学贷款,都会有工作人员接待办理。这次的手续比去年方便了许多:我们只需带上有效证件和学校发放的贷款证明,连担保人也不需要了,而且只来办理一次就顺利完成。10月19日,贷款如期汇到,我今年的学费又交上了!
我是一名贫困大学生,但我又是一名幸运的贫困大学生。我真心感谢国家的助学贷款,是它帮助我们这些贫困大学生圆了大学梦。(南京师范大学 吴渝) 本报记者 原春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