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附中把食品烹饪、色彩搭配等项目都纳入期末考核总分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初二的学生吴政达一直对英语写作很“发怵”,看完《阿甘正传》后,他觉得“太有话说了,老师要求写200个词的影评,我写了400多都收不住笔!”
用英文写影评,让很多初中同学兴致盎然,不像以前那么愁眉苦脸了。吴政达说,突然发现自己“其实很在行”。
“期末考试各科试卷总分,即学生期末成绩”是多数学校通用的学生考核办法。本学期,吉大附中却采用了一套新的评价体系:各科试卷总分+附加分=学生期末成绩。
学生获得附加分的途径有很多,比如,参加一次校园英文歌曲大赛,或者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可以加0.25分;看两部电影,并写出影评,可以加0.25分;参加学校物理俱乐部,提交至少600分钟的实验室记录以及实验报告,可以加0.5分等等。
“教育的本质,就是要让学生全面发展,新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正是还教育本来的面目。”吉大附中校长崔贞姬说。
附加分项目涉及各个领域
各项目的加分额度从0.1分到1分不等,总分值在45分左右,相对于满分约600分的试卷成绩,附加分在期末考核中所占的比重不可谓“不大”。
令人惊讶的是,“食品和营养学及烹饪艺术的研究”、“服装和纺织品,个人外表等的研究”、“室内家庭装饰,住房和环境的研究”、“积极参加阳光体育工程,每天至少锻炼1小时”等,也都被纳入了加分项目。
以“食品和营养学及烹饪艺术的研究”为例,学生要想拿到该项附加分,就要亲手为父母做一顿饭,并提交其烹饪过程的影像资料,上交菜谱,写明营养搭配原理。当然,层次更高点儿的学生,还可用论文体现其研究,比如通过实验论证“如何降低饮食中的脂肪”等。
“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完成学习的任务,更要完成成长的任务,设置这些内容,就是要让学生们在注重学习成绩之外,培养一定的审美情趣,学会生活,懂得孝敬父母,热爱大自然,喜欢科学探索,树立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并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这是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校长崔贞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