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间,王老师经常会和孩子们做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和孩子进行户外运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身体,更让王老师重温了儿时快乐。
在家长眼中他是一位好老师,在外人眼中他更像是一个“孩子王”,古稀之年的王雨生本应享受天伦之乐,但做了一辈子教师的他却不甘于此,想发挥点余热,用自己的方式继续教书育人。
70岁的王雨生是一名退休教师,2005年一次偶然机会,他在送孙子上学途中,看见孙子的几名同学,就出了一些数学题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没想到几次下来,几名学生的家长都觉得不错,想让他给孩子们补习一下功课。王雨生和儿子商量后便决定在自己家里给孩子们补课,而且完全免费。
家中不到10平方米的客厅被当做教室,课桌和椅子都是东拼西凑来的。虽然条件简陋,但上课所需要的东西样样齐全。王老师的课程涉及道德教育、讲故事和一些奥数题。每星期的课程,王老师都会精心准备,包括孩子们上课所需要的资料、习题,甚至是一些教具,他都亲手操办。常常备课到很晚才休息。至今,已经坚持了4年。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每次孩子们在上课之前都要背上一段《弟子规》。王老师说:“这是让孩子首先懂得做人的道理,再去学习文化知识。”这也是全部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内,孩子们少了一些娇气,多了一些知书达理,少了一些争执,多了一些礼让。除了文化课之外,王老师每周还安排一次体育锻炼,70岁的他每次都要来到孩子中间,从扮演裁判到“鸡妈妈”,再到“老鹰”,与孩子们打成一片。
课上严谨教学,课下与孩子们嬉戏玩耍,经过近4年的相处,如今孩子们都亲切地叫他“王爷爷”,比起当初刚来时的那种惧怕,孩子们如今更多的是对王老师的尊重。 “如果身体还允许的话,等孩子们上了初中,还可以帮助他们学习物理,之前积累的一些东西对孩子们应该有用,看到他们,就让我想起当年的自己,和他们在一起让我觉得快乐,像个孩子似的,感觉自己年轻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