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周口幼儿园中毒事件为操作环节被细菌污染所致
致病菌为福氏志贺氏菌4C型痢疾杆菌

一名儿童在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接受观察治疗(6月22日摄)。
本报郑州6月28日电 (记者 曹树林)记者从河南省卫生厅获悉:导致214名儿童食物中毒的河南省周口市实验幼儿园中毒事件,主要原因已经查明:该幼儿园食物制作室操作环节被细菌污染而引起食物中毒。
据悉,河南省、周口市疾控专家对提取的57份样品进行了严格复检,根据实验室最终检测结果和流行病学调查,确认周口市实验幼儿园中毒事件是由于幼儿园食物制作室在操作环节被细菌污染而引起食物中毒,致病菌为福氏志贺氏菌4C型痢疾杆菌,袋装伊利酸奶及其他成品食物没有发现问题。
福氏志贺氏菌4C型痢疾杆菌是痢疾杆菌的一种,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导致细菌感染的原因很多,如触摸、饮用或食用被污染的食物等。据介绍,细菌性食物中毒临床特点为潜伏期较短;症状主要为发热的毒血症和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
6月19日中午,周口市实验幼儿园700余名儿童在园内就餐,食谱为蒸面条、稀饭等。14时40分,3名幼儿先后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此后,有类似症状的儿童不断增多,最终导致214名儿童出现食物中毒症状。据了解,目前大部分患儿已治愈出院,还有少数儿童继续留院观察。
周口市实验幼儿园是河南省周口市教育局直属的一家公立性托幼机构,现有教职工86人,在园儿童83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