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招生 | 考研招生 | 艺术招生 | 就业信息 | 教师招聘 | 招生信息 | 培训招生 | 民办招生
校庆 | 成人教育 | 远程教育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独立学院 | 中外合作 | 自学考试 | 热点关注 
校园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教育论文 | 资格考试 | 出国留学 | 高校风采  | 高校名师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南 山西 辽宁 吉林 福建 上海 浙江 江西 广东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海南 江苏 安徽 山东 内蒙 湖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资讯网 -> 新闻资讯 -> 热点关注 -> 文章内容
毕业生简历支出占总成本20% 海投浪费逾20亿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09-7-23 9:59:00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今年大学毕业生求职成本大幅上升

  海投简历浪费逾20亿元

  毕业生简历支出已占求职成本20%,但76%的简历未获有关专家认可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巨大挑战,各级政府也在极力助推大学毕业生就业。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人说,现在部分大学毕业生有点“破罐子破摔”了——反正就业难,找不到工作实属正常,那就“宅”着吧。其实,大多数毕业生并不消极。

  这从他们在求职的投入上可见一斑。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课题组2008年公布的第三次学生就业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高校毕业生为求职花费的相关费用人均为1132元。华中人才市场通过对今年1~6月参加招聘会的数千名毕业生进行调查,发现2009年毕业生求职成本在大幅上升,平均花费达2000多元。可见毕业生在求职上是不惜投入、积极争取的。

  调查显示,求职投资主要集中在简历制作、形象包装、各种职业培训证书以及交通通讯费用等方面。其中,简历的投入占很大比重。2007年京华时报与新浪考试频道联合推出的“毕业生就业成本调查”显示,仅简历一项支出就占了求职总成本的20%。

  出乎许多毕业生意料的是,他们在简历上的投入没能与收益成正比。今年3月,河南省针对毕业生求职简历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毕业生在招聘上投简历的平均成功比率仅为1∶52。由世博集团上海外服公司发布的“2009年大学生就业现状勘测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500多名上海毕业生中,70.5%的毕业生投放大量简历后并没等来录用通知。由此可见,被废弃的简历数量惊人。据央视不久前的一则报道,无效简历每年要浪费20亿元以上。

  这不禁让人疑惑,作为求职敲门砖的简历怎会如此之低效?今年3月,由中国就业促进会与河南省先进文化研究会发起的一项调查非常有意思:在课题组回收的19893份简历中,76%的简历没有得到专家认可,学生自己却看不出一点问题,78%的学生都给自己的简历打出80分以上。

  参与此项研究的专家指出,毕业生简历存在很多问题,包括累赘信息过多,缺少有针对性的求职意向,工作经历填写不完整,自我评价过高等等。还有一位招聘经理在网上抱怨:“现在的毕业生都怎么了?八成的简历雷同,千人一面,看不出个性特点。难道就找不到令人眼前一亮的简历?”

  显然,毕业生和招聘方所关注的简历内容错了位。央视东方时空与智联招聘关于“雇主最看重什么”的联合调查报告指出,57.8%的雇主最先看的是应聘简历中的社会实践和实习兼职情况;其次是专业,占了44%;然后是毕业院校,占了28.4%。而河南省对回收简历的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大多将教育经历写得非常详细,有人甚至把专业课程全部罗列出来。

  “在制作简历时,不能以学生的自我判断来要求用人单位,求职要做到知己知彼。”中国就业促进会大学生就业服务项目办公室主任赵玲这样建议。

  实际上,相当多毕业生对招聘方的要求并不了解,虽然填写了实习经历,但却缺少有说服力的实习经验来证明自己。据纳杰人才网对两万份应届毕业生简历的调查,在工作经验一栏,六成以上应届毕业生都填上了“促销”、“卖电脑”、“发传单”等等。但一些招聘方则认为这种社会实践历时较短,没有专业性和针对性,看不出职业兴趣倾向,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可见,实习也不能太盲目。

  “但是目前国内高校中的实习指导很薄弱,缺少能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和职业规划教育的老师。”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任占忠,近期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时说,学校应将实习指导纳入就业指导体系,这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手段。相应地,建立和完善实习制度的问题也需要引起社会重视。他还提到,许多毕业生对国家公布的几百个工种并不了解,对自己适合干什么工作也不清楚。

  很多学生在找工作时都是广投简历撒大网,没有明确求职意向。4月30日,南方都市报就爆出《找工狂人日投简历359份》的新闻。

  “海投”简历,一方面是就业形势所迫,另一方面也说明,毕业生缺少明确的职业想法。2006年南京师范大学学生对江苏省10所高校的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的调研结果显示,63%的在校大学生对以后的就业只有模糊的打算,12.2%的人没有任何打算,有明确规划的人仅占22.8%。

  有人认为,当下不少大学生没把精力用对地方,积极求职,消极规划,于是在求职过程中盲从跟风,没有目标和重点。就像一位负责招聘的人力资源部门主管在51job招聘网站上发的牢骚:“现在的毕业生不看内容,不看招聘条件,不看工作要求,沾点边儿就投简历,大大加重我们HR的工作负担!”

  加重HR负担的还不仅如此。有招聘方就指出,不少人将自己的关键信息“隐藏”在简历中,让人“寻他千百度”;还有一些人“网投”简历时只顾偷懒,将简历放在附件中,让招聘方自行下载。由此降低了招聘方对简历的识别度和关注度,这也难怪有大量简历石沉大海了。

  所以,毕业生求职,不妨先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从做一份恰当的简历开始。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 江苏大学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潮州学院
栏目导航
· 基础教育 · 高等教育
· 教育新闻 · 热点关注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自学考试 · 综合新闻
· 招生考试
热门文章
· [推荐] 63.8%受访者认为高..
· 河南高考报名政策出台 符合..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世界第一17岁上海女孩新托..
· 2007年全国各院校艺术类专..
· 各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部..
· 记录年轻人真实的心路历程..
相关文章
· 高考报名本月20日开始 市外..
· 今冬征女兵211高校毕业生可..
· 我省高考录取率超80% 毕业..
· 毕业生人均消费5000元 高考..
· 曾经落榜的北大毕业生:高..
· 高考坚持回避制度 毕业班老..
· “休闲体育”毕业干啥 浙江..
· 中国政法大学本科生毕业论..
· 南开大学33名博士因延时毕..
· 张德江:民营企业要更多吸..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中国高校资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Gxedu.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通用网址:中国高校资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