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招生 | 考研招生 | 艺术招生 | 就业信息 | 教师招聘 | 招生信息 | 培训招生 | 民办招生
校庆 | 成人教育 | 远程教育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独立学院 | 中外合作 | 自学考试 | 热点关注 
校园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教育论文 | 资格考试 | 出国留学 | 高校风采  | 高校名师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南 山西 辽宁 吉林 福建 上海 浙江 江西 广东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海南 江苏 安徽 山东 内蒙 湖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资讯网 -> 高等教育 -> 教师论文 -> 文章内容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与教师队伍的现代化
作者:佚名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06-4-11 15:51:03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摘要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将在二十一世纪的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而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正是教育技术现代化的根本,是重中之重。本文就教育扶术的现代化对教师几个方面的影响作一论述。

一、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促使教师思想的现代化,教师要摒弃旧的教育思想,把握放育发展的内在规律与时代特征、树立正确的教育现与人才观。才能适应教育技术现代化的要求。

1.终身学习的思想;
2.创新的精神;
3.追求卓越,为人师表。

二、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促使教师角色的转色

教师的主要职能由“教”转变为“导”,要更加注重教师“导”的作用。
1.择优而“导”,“导”之有效;
2. 有法而“导”,“导”到实处。

三、教育技才的现代化促使教师基本功和技能技巧的现代化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对教师基本的要求更高了,需要具有电教基本功、即“两种理论,两个设计、五项操作”和不断发展的基本功。

四、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促使教师教学方法的现代化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使教师教学方法发生了变化、教师采用以“传输”为主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必将促使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反过来又将推动教育技术的革新与发展。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与教师队做的现代化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将是一个从观念、思想到方法、行为都不同于以往的全新教育,这其中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将起到重要作用。而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正是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的根本,是重中之重,正像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说过的那样:学校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代教师的质量。国家教委电教办宋成栋主任也说过;“现代教育技术真正发挥作用、必须依靠教师,要形成一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较高业务能力的教师和管理干部队伍。”

(一)、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促使教师思想的现代化

过去的传统教学中,课堂是学习的唯一场所,教师传授知识。主要靠一本书,一支粉笔和一张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死记硬背,师生都围着考试的指挥棒团团转〔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模式,它从纵横两个方面极大地扩展与延伸了投育的空间和时间,即使传统教育中的因材施教与“有教无类”等优秀的东西得以继承,又从教育教学的理论、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使之更加丰富多样,富有现代气息。同时,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使教师教学观念、思想行为发生变化。
教师必须摒弃旧的教育思想,把握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与时代特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与人才观,如终身教育观、素质教育观、多元化教育观、创新教育观等,才能适应教育技术现代化的要求。这里,教师思想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保证,而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启动更快地促使教师思想的全面现代化。
在现代教育技术实践中,教师思想的现代化表现在方方面面,其中教师“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一种追求”是至关重要的。

1.终身学习的思想:在当令信息迹象激增的时代,知识的更新和发展速度极快,教师如不注意学习,就很容易落伍,丧失教育者的资格。“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要随时随地学习新知识,培养新技能。另外,信息技术又为我们提供了相应的受教育的手段和内容,把教育和学习的机会送到每一个教师面前,唯有全面的终身学习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
2.创新的精神: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创新素质,而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创新设计、创新思维、创新意识都影响着学生,教师需要创新精神,那种夹一本书进课堂的做法早已使学生厌烦,学生期持着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氛围,共同探讨学习方式,而大胆选择多种媒体进行优化组合设计教学,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正是新时期教师努力的方向,正是教师创新精神的体现。
3.追发卓越,为人师表;教育技术的应用,教师的工作成了教学情景设计、教学软件的制作、选择或重组、教学活动的策划等,教师成了设计者、编制者、操作者和组织者,教师工作量增加了,需要教师花大量的时间精力,更需要教师具有持之以恒,追求卓越,为人师表的红烛精神。

(二)、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促使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职能是“教”即传道,授业,解惑。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使教师的角色发生更化,主要职能由“教”变成“导”,由传统教育教学中教师为中心的主体者转变到今日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导者、启发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的大量工作也由课堂上的讲授知识变成了课前的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软件制作,选择教学活动策略;变成了课中的演示导学;变成了课后教学信息反馈和教学策略调整,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量的增加,必将更加注重教师“导”的作用。
在现代教育买践中,教师需要做到择优而“导”,“导”之有效;有法而“导”,“导”到实处。
1.择优而“导”,“导”之有效。
现代多媒体教学就是通过多媒体的优化组合,获取最佳的教学效益,但并不是说,现代多媒体使用越多,教学效果就越好,或者是使用多媒体就比不使用好。幻灯、录音、电视、计算机等各有其特点、优势,在教学过程中,要选择适合教学目标需要的媒体,并对媒体进行优化组合,才能充分发挥媒体的特长,这就是“择优”。教师通过媒体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信息,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培养稷维能力,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协作学习能力,这可以说“导”之有效。
2.有法而“导”,“导”到实处。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一定要处理好教师、学生、媒体三者的关系,决不能整堂课地演示媒体软件,让现代化技术媒体代替了教师的作用,这就没有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要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还要讲究一定的方法,落实到位,教师“导”的方法可谓多种多样,有导映激趣式,导疑设问式,导学训练式,导思明理式等。

(三)、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促使教师基本功和技能技巧的现代化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要求苦练教学基本功,如“三字一份”训练,教师要能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写一手规范端正的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还要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等,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使教师这个“新角色”的职能更趋多元化,对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要求更高了,除了具有原来的基本功外,还要具有现在的基本功,就是电教基本功即“两种理论,两个设计,五项操作”,两种理论就是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两个设计就是会教学设计,会教
学软件设补,五项操作指“编”——会编写电教教案、电教流程图,“演”——会进行各种媒体的操作演示,“导”——会选择媒体、教学软件,组织教学过程,“练——会收集各种信息,增加课堂容量,加大训练,培养学生能力,“馈”——会对信息资源进行及时反馈调条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将促使教师具有不断发展的基本功。
在现代化教育技术实践中,要建立一支既有先进教育思想又有较强实践能力,既能完成常规教学任务又能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们学校的做法是;
1.开展“拉网式”与“滚雪球式”相结合的培训方式,
对教师常规电教设备的使用,制作培训,采取“拉网式”普及培训,要求全体教师100%会操作、使用。对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培训,则采取“滚雪球”式培训,先让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参加培训;让他们先行一步,再带动全体教师。由于年龄、基础、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原因,教师学习和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进度肯定会存在差异,学校要求35岁以下年轻教师会“三机一件”,即会使用幻灯机、电视机、计算机、会制作计算机CAI课件。45岁以下,教师要在2000年前拿到计算机培训证书。另外,学校落实培训制度、培训与考核结合,成绩与奖金挂钩。
2.开展“三”评比活动
学校每学期开展电教优质课评比,将优质课摄制成教学录像片,参加上级有关竞赛,校内组织观摩,互相学习;组织自制教学软件评比,充分展示教师的劳动成果;开展电教论文评比,鼓励教师钻研电教理论知识,为教师提供一片阵地,谈体会,谈经验,谈不足及努力方向。
3.开展课题石开究,增强科研能力。
为了使教师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大,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学校采用多种方式增强老师的科研意识,提高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组织教师学习课题方案、实验报告以及专题会文的写作;鼓励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参加各项课题的研究实践。在科研实践中提高科研能力。全校每个学科都有中心课题,要求每位教师要都参与某个课题的研究工作。

四、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促使教师教学方法的现代化
在传统教学电教师通常采用以语言、直观、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讲授、谈话、讨论、演示、参观、实践等形式进行。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发生变化,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采用以传媒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幻灯、投影、录音、唱盘、电视、计算机等形式进行。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如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法,以计算机为手段,做到“识字、查字、编码、打声四者结合,优化了教学过程。我校一位青年教师在低年级说话中采取“四个”教学法,即理清思路,再现生活,音响联想,诱发情感这样四步的教学方法,使儿童主动说,积极说,提高了训练的有效性。
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能科用电视媒介现象生动直观的特征,采取直观教学法,把枯燥的道理变成内容丰富的道德行为,教学效果十分显著。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会给教学方法带来怎样的深刻变化,还需要不断地探索。
实践证明,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必将促使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反过来又将推动教育技术的革新与发展。由此可见,教育技术将在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而广大老师则是这场教育改革发展创新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培训教材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 江苏大学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潮州学院
栏目导航
· 高等教育巡礼 · 名校长访谈
· 教师论文 · 教师书架
· 高教法规
热门文章
· 河南高考报名政策出台 符合..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世界第一17岁上海女孩新托..
· 2007年全国各院校艺术类专..
· 各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部..
· 记录年轻人真实的心路历程..
· 2007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
相关文章
· 教育部:2011年高考新增设1..
· 教育部确定高考改革方案 部..
· 高考改革方案公布试探民意..
· 今年起推进高等教育4项改革..
· 四川教育拨款将提高 2013年..
· 海南省教育厅:户籍不在海南..
· 教育部取消小语种单招考生..
· 教育部:2011年取消小语种单..
· 教育部:"自主招生"体现多元..
· 损害教育公平的高考加分应..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6064914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中国高校资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Gxedu.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通用网址:中国高校资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