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大陆和台湾高校尚未实现学历互认,但双方交流合作已相当普遍——
两岸学历互认好事还要磨多久
由于两岸学历至今尚未互认,不少台湾学生不能到大陆攻读学位,而大陆学生也无法取得台湾高校的学历和证照。然而,两岸高校学子和教师的交流合作并未停步,反而呈现出如火如荼之势。
在日前举行的海峡两岸高校校长研讨会上,两岸学历互认成为讨论的焦点。不少大学校长表示,大陆和台湾高校有资源互补的需求,两岸高校交流已初步取得互利双赢的成效,学历互认应是发展必然。
两岸高校呼吁推进学历互认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加强两岸高校交流共创教育双赢”,但话题很快转移到两岸高校学历互认的探讨上。与会人士呼吁推进两岸学分互认、学历互认,并呼吁两岸高校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合作交流。
天津大学校长龚克表示,学校已与台湾部分高校有交流,但仅停留在研究生层面,本科生未能交流,因为两岸本科学历未得到互认。龚克说,两岸高校交流是相得益彰的,要共同促进学历互认。
台湾养和技术学院校长刘星达说,从职业院校学生方面来看,不少学生愿意交流。台湾学生到大陆学习并无阻碍,但大陆学生到台湾学习却有客观困难,如到台湾企业单位实习就有难度。另外,台湾学生在本地可以“一证多照”,但大陆学生在台湾却不能考照和拿证。
频繁交往化解学历互认坚冰
两岸学历未互认并没有阻挡两岸高校之间的交流,两岸高校纷纷以各种形式开展合作。
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翟振元表示,学校已与台湾一些高校互派交换生,具体做法是“学费互免、学分互认、路费自理”,但交流生的人数非常少。
台湾科技大学副校长彭云宏认为,学分互认是可操作、可行的,不能互认是高校和社会的误解。他举例说,学校曾经与武汉理工大学共同举办了一次夏令营,聘请武汉理工大学的教师担任夏令营兼职教师,实现了学生学分互认。
福建中医学院正在着力推动在校学生赴台访学,并准备扩大对台招生规模。该校设立了“在校生海(境)外学习奖学金”,正式启动在校学生海(境)外学习经历项目,外派交流学习以台湾地区为主,国外为辅。今年秋季,该校首批40余名本科学生将分赴台湾5所高校学习。学校计划在几年内使有海(境)外学习经历的学生达到年招生数的10%。
记者了解到,福建省于2008年下发了《关于实施闽台教育交流与合作工程的意见》。《意见》提出,全面扩大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台湾学生的范围,增加各院校招收台湾学生的学科和专业。全省院校将通过对台单独招生、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台湾学生来闽就读。不少人士表示,福建有望成为两岸学历互认的先行区。
事实上,一些高校已将大陆承认台湾高校学历落到了实处,积极聘请台湾高校毕业生来校任教。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李元元介绍说,学校已聘任了多名台湾高校毕业的博士生来校任教,在职称评聘上与大陆高校毕业生一视同仁。目前,已有几名台湾高校毕业生在华南理工大学评上了教授或副教授职称。
两岸学历互认有望尽快实现
据了解,早在2006年,大陆就开始承认台湾高校学历,此举在两岸高校间反响巨大。
台湾大学校长李嗣涔表示,两岸教育交流已经从个人的小规模发展到现在多渠道的大规模态势。今年年底台湾可能会承认大陆学分,明年可能会承认大陆学历。一旦学历互认,两岸青年学生的交流将更加活跃。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校长李天任表示,根据目前获得的信息,明年2月,台湾将首先招收内地硕士生和博士生,明年8月则招收大陆高中毕业生赴台读本科。李天任说,台湾招收大陆研究生将由台湾大学等公立学校进行规划,本科生则由私立高校规划,技职院校则由技专院校规划。
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李敏表示,尽管台湾未承认大陆学历,但不少台湾学生愿意到大陆高校读书。目前,该校海外学院已招收了大量的台湾学生,他们拿到本科学历后直接在大陆就业。
不少与会校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两岸高校交流与合作的前景光明,随着两岸高校的频繁交往和深入交流,双方资源互补的需求越发凸显,学历互认有望尽快实现。